当前位置:主页 > 杜甫 > 本文内容

《送韩十四江东觐省》原文_翻译_注释_赏析

发布时间:2023-08-04源自:网络整理作者:杜甫

原文
兵戈不见老莱衣,叹息人间万事非。我已无家寻弟妹,
君今何处访庭闱。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
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


译文及注释
兵戈不见老莱衣,叹息人间万事非。
战争的烽火已经烧尽了老莱衣,感叹人间万事皆非。
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
我已经失去了家,寻找不到我的兄弟姐妹,你现在在何处访问官府?
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
黄牛峡的峡谷静谧,滩水声转,白马江的江水寒冷,树影稀疏。
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
我们应该各自努力,这次分别可能还不能回到故乡。
注释:
兵戈:战争。

老莱衣:指老人的衣服,表示战争已经让老人也被卷入其中。

叹息:感叹。

万事非:指世间的事情无一是好的。

无家:失去家园。

弟妹:兄弟姐妹。

庭闱:指官场。

黄牛峡:地名,位于今重庆市奉节县。

静滩声:指河流的水声。

白马江:地名,位于今重庆市江津区。

树影稀:指树木稀疏。

各努力:各自努力。

故乡:家乡。

犹恐:仍然担心。

未同归:未能回到故乡。
 

创作背景
杜甫的《送韩十四归江东》是一首反映唐朝安史之乱后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的诗篇。该诗写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深秋,当时杜甫在成都。安史之乱尚未平定,反叛势力史朝义逆势正炽,导致整个中原地区战火不断,百姓生活困苦。而江南一带虽未遭受兵祸,但九月间江淮发生了大规模饥荒,导致暴动四起,饿殍遍野。 据史书记载,唐肃宗时期灾难频仍,至此时饥馑依然持续。同时,统治者严加盘剥,加剧了人民的贫困。在这种情况下,杜甫深感人民所受的磨难和苦难,他在成都附近的蜀州白马江畔,目睹着人民的困苦和流离失所,深感忧心国难,心系天下。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杜甫写出了这首《送韩十四归江东》。 《送韩十四归江东》描述了诗人送别友人韩十四,表达了对友情、亲情、国家命运的关注,以及对于战乱带来的磨难和苦难的深刻认识。从中可以看出,杜甫对于时局的关切和对于人民疾苦的关注,在他的诗歌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总之,《送韩十四归江东》是一首在唐朝安史之乱后所写的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的诗篇,体现了杜甫的思想和感情。这首诗不仅在文学上达到了巅峰,也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历程中的经典之作。 


赏析
杜甫的《送韩十四归江东》是一首表达情感和社会现实的诗篇,直接反映了安史之乱后唐朝社会的动荡不安和人民的苦难。整首诗呈现出悲壮的气氛,在揭示战乱带来的磨难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去往江东的牵挂和思念自己远在他乡家人的心情。 首先,诗人通过诗的开端即表明本诗与众不同,“此诗发端即不凡”,说明此篇诗歌立意深邃、内涵丰富。其次,诗人通过“不见老莱衣”和“安史之乱”两个形象,提出了对于天伦之情和国家繁荣之美的怀念,表达了对于当时社会局势的担忧和对于国家命运的关注。最后,诗人以“何处访庭闱”来表达对于友人去向的关切和对于人生际遇的疑惑,将现实生活与文学艺术融为一体。 整首诗的艺术特点是紧扣主题,文字简练、凝重沉郁。诗人通过短短的几句话,将深情厚谊和乱世苦难以一种微妙的方式展现出来。同时,诗人的笔触和语言也十分精练和雍容华贵,使得整首诗带有几分悲壮的氛围,寓意深刻,令人深思。 总之,杜甫的《送韩十四归江东》是一首表达情感和社会现实的佳作,通过对于友谊、亲情以及国家命运的关注,揭示了乱世中人民所受的磨难和苦难,并展现了诗人的真挚情感和良好品性。 


译文及注释
烽火四起,干戈满地,我已看不到像春秋隐士老莱子那种彩衣娱亲的人了,不由感叹人世沧桑、世事多变。战乱不休,流落他乡的我已好久没有和弟妹联系了,如今更无处可寻他们了。你离家多日,此次去江东探亲,而那一带现在又不大太平,你去何处寻访家人呢?我仿佛听到你途经幽静的黄牛峡时,滩上汹涌的江水发出不绝的回声,而眼前白马江畔寒风吹骨、树影稀疏。朋友啊,此次一别,我们应各自努力,珍重前程,可惜我们不能实现同返故里的愿望。 注释: 1. 烽火:城市或关隘中高处设立的点燃烽燧传达信息的设施。 2. 干戈:武器。 3. 春秋隐士:指春秋时期居于深山老林中只求自我修炼,在政治上自认与世无争的人。 4. 沧桑:经历变化悲苦的人生。 5. 流落:远离家乡到外地流浪。 6. 江东:今江苏、浙江一带。 7. 黄牛峡:峡谷名,位于今四川宜宾市南部。 8. 滩:江边或海边水域平坦的地方。 9. 白马江:水名,即岷江上游的沱江支流。 10. 珍重:倍加重视,极为珍惜。

欢迎分享转载→ 《送韩十四江东觐省》原文_翻译_注释_赏析

专题诗词

杜甫诗词网 网站地图 - 王勃 - 杨炯 - 卢照邻 - 骆宾王 - 柳宗元 - 曾巩 - 王安石 - 欧阳修 - 苏轼 - 苏辙 - 苏洵 - 韩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