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杜甫 > 本文内容

诗圣杜甫最经典的十首诗,首首流传千古,学生必读,建议收藏

发布时间:2023-06-25源自:网络整理作者:杜甫

杜甫的诗沉郁顿挫,以史入诗,大水深流,言丰意远,花繁枝遒,诸体兼工。因此杜甫被称为“诗圣”,其诗被后人称作“诗史”。

 

 

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诗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下面整理一下杜甫最经典的的十首诗,首首都是流传千古的名诗,学生必读唐诗,建议收藏!

 

1、《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千古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译文

 

 

秋风急秋气高猿声凄哀,洲渚青沙滩白鸟儿飞回。落叶一望无际萧萧坠下,长江不见尽头滚滚涌来。万里悲秋最恨常作过客,一生多病独自登上高台。深为憾恨鬓发日益斑白,困顿潦倒病后停酒伤怀。

 

 

创作背景

 

 

《登高》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秋天,杜甫时在夔州。这是五十六岁的老诗人在极端困窘的情况下写成的。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杜甫本入严武幕府,依托严武。不久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靠,只好离开经营了五六年的成都草堂,买舟南下。本想直达夔门,却因病魔缠身,在云安待了几个月后才到夔州。如不是当地都督的照顾,他也不可能在此一住就是三个年头。而就在这三年里,他的生活依然很困苦,身体也非常不好。一天他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百感交集。望中所见,激起意中所触;萧瑟的秋江景色,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渗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于是,就有了这首被誉为“七律之冠”的《登高》。

 

 

作品赏析

 

 

《登高》的前四句写景,述登高见闻,紧扣秋天的季节特色,描绘了江边空旷寂寥的景致。首联为局部近景,颔联为整体远景。后四句抒情,写登高所感,围绕作者自己的身世遭遇,抒发了穷困潦倒、年老多病、流寓他乡的悲哀之情。颈联自伤身世,将前四句写景所蕴含的比兴、象征、暗示之意揭出;尾联再作申述,以衰愁病苦的自我形象收束。全诗语言精练,通篇对偶,一二句尚有句中对,充分显示了杜甫晚年对诗歌语言声律的把握运用已达圆通之境。

 

 

2、《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千古名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译文: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创作背景

 

 

公元755年,爆发“安史之乱”,杜甫一度避往梓州。公元763年,“安史之乱”结束。结束之后第二年,杜甫也回到成都草堂。当时,他的心情很好,面对这一派生机勃勃,情不自禁,写下这一首即景小诗。

 

 

作品赏析

 

 

这首《绝句》是诗人住在成都浣花溪草堂时写的,描写了草堂周围明媚秀丽的春天景色。

 

 

 全诗看起来一句一景,是四幅独立的图景,但诗人的内在情感使其内容一以贯之,以清新轻快的景色寄托诗人内心复杂的情绪,构成一个统一的意境。一开始表现出草堂的春色,诗人的情绪是陶然的,而随着视线的游移、景物的转换,江船的出现,便触动了他的乡情。表面上表现的是生机盎然的画面,而在欢快明亮的景象内,却寄托着诗人对时光流逝,孤独而无聊的失落之意,更写出了诗人在重有一线希望之时的复杂心绪,在那希望之外,更多的是诗人对失望的感伤。

 

 

3、《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千古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译文

 

 

五岳之首的泰山怎么样?在齐鲁大地上,那苍翠的美好山色没有尽头。

 

 

大自然把神奇秀丽的景象全都汇聚其中,山南山北阴阳分界,晨昏迥然不同。

 

 

升腾的层层云气,使心胸摇荡;极力张大眼睛远望归鸟隐入了山林。

 

 

定要登上那最高峰,俯瞰在泰山面前显得渺小的群山。

 

 

作品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一二句写泰山山脉绵延辽阔;三四句写泰山雄峻磅礴;五六句写仔细远望,见群峰云生,仿佛有归鸟入谷。七八句想象将来登山所见景象,同时抒发自己的抱负。

 

 

全诗以诗题中的“望”字统摄全篇,句句写望岳,但通篇并无一个“望”字,而能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可见诗人的谋篇布局和艺术构思是精妙奇绝的。这首诗寄托虽然深远,但通篇只见登览名山之兴会,丝毫不见刻意比兴之痕迹。若论气骨峥嵘,体势雄浑,更以后出之作难以企及。

 

 

4、《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千古名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译文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

 

 

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创作背景

 

 

天宝十四年(755)十一月,安禄山起兵叛唐。次年六月,叛军攻陷潼关,唐玄宗匆忙逃往四川。七月,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世称肃宗,改元至德。杜甫闻讯,即将家属安顿在都州,只身一人投奔肃宗朝廷,结果不幸在途中被叛军俘获,解送至长安,后因官职卑微才未被囚禁。至德二年春,身处沦陷区的杜甫目睹了长安城一片萧条零落的景象,百感交集,便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名作。

 

 

作品赏析

 

 

《春望》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诗。此诗前四句写春日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饱含着兴衰感慨;后四句写诗人挂念亲人、心系国事的情怀,充溢着凄苦哀思。

 

 

全诗格律严整,颔联分别以“感时花溅泪“应首联国破之叹,以“恨别鸟惊心”应颈联思家之忧,尾联则强调忧思之深导致发白而稀疏,对仗精巧,声情悲壮,充分地表现出诗人爱国之情。

 

5、《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千古名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译文

 

 

好雨似乎会挑选时辰,降临在万物萌生之春。

 

 

伴随和风,悄悄进入夜幕。细细密密,滋润大地万物。

 

 

浓浓乌云,笼罩田野小路,点点灯火,闪烁江上渔船。

 

 

明早再看带露的鲜花,成都满城必将繁花盛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761年(上元二年)春。杜甫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流离转徙的生活后,终因陕西旱灾而来到四川成都定居,开始了在蜀中的一段较为安定的生活。作此诗时,他已在成都草堂定居两年。他亲自耕作,种菜养花,与农民交往,对春雨之情很深,因而写下了这首描写春夜降雨、润泽万物的美景诗作。

 

 

作品赏析

 

 

《春夜喜雨》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诗。此诗以极大的喜悦之情细致地描绘了春雨的特点和成都夜雨的景象,热情地讴歌了来得及时、滋润万物的春雨。诗人运用拟人手法,对春雨的描写,体物精微,细腻生动,绘声绘形。全诗意境淡雅,意蕴清幽,诗境与画境浑然一体,是一首传神入化、别具风韵的咏雨诗。

 

 

6、《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多士盈朝廷,仁者宜战栗。

 

 

况闻内金盘,尽在卫霍室。

 

 

中堂舞神仙,烟雾散玉质。

 

 

暖客貂鼠裘,悲管逐清瑟。

 

 

劝客驼蹄羹,霜橙压香橘。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千古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译文

 

 

朝廷里挤满了“济济英才”,稍有良心的,真应该怵目惊心!

 

 

更何况皇宫内的金盘宝器,听说都转移到国舅家的厅堂。

 

 

神仙似的美人在堂上舞蹈,轻烟般的罗衣遮不住玉体的芳香。

 

 

供客人保暖的,是貂鼠皮袄,朱弦、玉管,正演奏美妙的乐章;

 

 

劝客人品尝的,是驼蹄羹汤,香橙、金橘,都来自遥远的南方。

 

 

那朱门里啊,富人家的酒肉飘散出诱人的香气,这大路上啊,冻饿死的穷人有谁去埋葬!

 

 

创作背景

 

 

这首诗题下原注:“天宝十四载十月初作。”杜甫在长安十年后始被授右卫率府胄曹参军,这是一个看管兵甲器仗的小官。担此任不久,即在天宝十四载(755年)的十月、十一月之间,他由长安往奉先县(今陕西蒲城)探望妻儿,写下了这首诗。这一年十月,唐玄宗携杨贵妃往骊山华清宫避寒,十一月,安禄山即举兵造反。杜甫途经骊山时,玄宗、贵妃正在大玩特玩,殊不知安禄山已在范阳起兵反叛,闹得不可开交。只是安史之乱的消息还没有传到长安。“安史之乱”是唐朝各种社会矛盾的总爆发,从此李唐王朝一蹶不振。杜甫在长安根据十载长安生活和这次途中的见闻,敏锐地感到国家的危机已迫在眉睫。

 

 

作品赏析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是杜甫被授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不久,由长安往奉先县(今陕西蒲城)探望妻儿时所作。诗人忧国忧民、忠君、念家、怀才不遇等思想情感,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这一博大浩瀚、沉郁顿挫的宏篇巨制。此诗深刻地反映了当时尖锐的社会矛盾,“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一千古名句,形象地揭示出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诗歌反映了人民的苦难,揭露了执政集团的荒淫腐败,是杜甫“史诗”中的第一首长篇作品。

 

 

7、《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千古名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译文

 

 

去哪里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

 

 

碧草映照石阶,不过自为春色;隔着树叶的黄鹂,亦不过空作好音。

 

 

刘备为统一天下而三顾茅庐,问计于诸葛亮,辅佐两代君主的老臣忠心耿耿。

 

 

可惜出师伐魏还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就先去世了,常使后代英雄感慨泪湿衣襟!

 

 

创作背景

 

 

《蜀相》为公元760年(唐肃宗上元元年)春天,杜甫“初至成都时作”。公元759年(唐肃宗乾元二年)十二月,杜甫结束了为时四年的寓居秦州、同谷(今甘肃省成县)的颠沛流离的生活,到了成都,在朋友的资助下,定居在浣花溪畔。成都是当年蜀汉建都的地方,城西北有诸葛亮庙,称武侯祠。唐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春天,他探访了诸葛武侯祠,写下了这首感人肺腑的千古绝唱。

 

 

作品赏析

 

 

这首七律《蜀相》,抒发了诗人对诸葛亮才智品德的崇敬和功业未遂的感慨。全诗熔情、景、议于一炉,既有对历史的评说,又有现实的寓托,在历代咏赞诸葛亮的诗篇中,堪称绝唱。

 

 

这首诗分两部分,前四句凭吊丞相祠堂,从景物描写中感怀现实,透露出诗人忧国忧民之心;后四句咏叹丞相才德,从历史追忆中缅怀先贤,又蕴含着诗人对祖国命运的许多期盼与憧憬。全诗蕴藉深厚,寄托遥深,造成深沉悲凉的意境。概言之,这首七律话语奇简,但容量颇大,具有高度的概括力,短短五十六字,诉尽诸葛亮生平,将名垂千古的诸葛亮展现在读者面前。后代的爱国志士及普通读者一吟诵这首诗时,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特别是一读到“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二句时,不禁黯然泪下。

 

 

  在艺术表现上,设问自答,以实写虚,情景交融,叙议结合,结构起承转合、层次波澜,又有炼字琢句、音调和谐的语言魅力,使人一唱三叹,余味不绝。人称杜诗“沉郁顿挫”,《蜀相》就是典型代表。

 

 

  本诗借游览古迹,表达了对诸葛亮雄才大略,忠心报国的赞颂,以及对他出师未捷而身先死的惋惜。

 

 

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千古名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译文

 

 

八月里秋深,狂风怒号,狂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

 

 

茅草乱飞,渡过浣花溪,散落在对岸江边。

 

 

飞得高的茅草缠绕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飘飘洒洒沉落到池塘和洼地里。

 

 

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力气,竟忍心这样当面做“贼”抢东西,毫无顾忌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去了。

 

 

我嘴唇干燥也喝止不住,回来后拄着拐杖,独自叹息。

 

 

一会儿风停了,天空中乌云像墨一样黑,深秋天空阴沉迷蒙渐渐黑下来了。

 

 

布被盖了多年,又冷又硬,像铁板似的;孩子睡觉姿势不好,把被里都蹬破了。

 

 

一下雨屋顶漏水,屋内没有一点儿干燥的地方,房顶的雨水像麻线一样不停地往下漏。

 

 

自从安史之乱之后,我睡眠的时间很少,长夜漫漫,屋漏床湿,怎能挨到天亮。

 

 

如何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间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开颜欢笑,房子在风雨中也不为所动,安稳得像是山一样?

 

 

唉!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到那时即使我的茅屋被秋风所吹破,我自己受冻而死也心甘情愿。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八月。唐肃宗乾元二年(759)秋天,杜甫弃官到秦州(今甘肃天水),又辗转经同谷(今甘肃成县)到了巴陵(今湖南岳阳)。乾元三年(760)春天,杜甫求亲告友,在成都浣花溪边盖起了一座茅屋,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不料到了上元二年八月,大风破屋,大雨又接踵而至。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息,诗人由自身遭遇联想到战乱以来的万方多难,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诗篇

 

 

作品赏析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唐代大诗人杜甫旅居四川成都草堂期间创作的一首歌行体古诗。此诗叙述作者的茅屋被秋风所破以致全家遭雨淋的痛苦经历,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境界,是杜诗中的典范之作。全篇可分为四段,第一段写面对狂风破屋的焦虑;第二段写面对群童抱茅的无奈;第三段写遭受夜雨的痛苦;第四段写期盼广厦,将苦难加以升华。前三段是写实式的叙事,诉述自家之苦,情绪含蓄压抑;后一段是理想的升华,直抒忧民之情,情绪激越轩昂。前三段的层层铺叙,为后一段的抒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此抑扬曲折的情绪变换,充分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

 

 

9、《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千古名句: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译文

 

 

微风吹拂着江岸的细草,那立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夜里孤零地停泊着。

 

 

星星低垂在辽阔的天际,月亮倒映在江面上,随波涌动。

 

 

名字或许因文章而显著,官位应该在年老多病时停止。

 

 

自己到处漂泊像什么呢?就像天地间的一只孤零零的沙鸥。

 

 

创作背景

 

 

唐代宗永泰元年(765)正月,杜甫辞去节度参谋职务,返居成都草堂。(765)四月,严武死去,杜甫在成都失去依靠,遂携家由成都乘舟东下,经嘉州(今四川乐山)、榆州(今重庆市)至忠州(今四川忠县)。此诗约为途中所作。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前半描写“旅夜”的情景。第一、二句写近景:微风吹拂着江岸上的细草,竖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月夜孤独地停泊着。当时杜甫离成都是迫于无奈。这一年的正月,他辞去节度使参谋职务,四月,在成都赖以存身的好友严武死去。处此凄孤无依之境,便决意离蜀东下。因此,这里不是空泛地写景,而是寓情于景,通过写景展示他的境况和情怀:像江岸细草一样渺小,像江中孤舟一般寂寞。第三、四句写远景:明星低垂,平野广阔;月随波涌,大江东流。这两句写景雄浑阔大,历来为人所称道。在这两个写景句中寄寓着诗人的什么感情呢?很明显,这首诗是写诗人暮年飘泊的凄苦景况的,而上面的两种解释只强调了诗的字面意思,这就很难令人信服。实际上,诗人写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正是为了反衬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连无告的凄怆心情。这种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在古典作品中是经常使用的。

 

 

诗的后半是“书怀”。第五、六句说,有点名声,哪里是因为我的文章好呢?做官,倒应该因为年老多病而退休。这是反话,立意至为含蓄。诗人素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长期被压抑而不能施展,因此声名竟因文章而著,这实在不是他的心愿。杜甫此时确实是既老且病,但他的休官,却主要不是因为老和病,而是由于被排挤。这里表现出诗人心中的不平,同时揭示出政治上失意是他飘泊、孤寂的根本原因。最后两句说,飘然一身象个什么呢?不过象广阔的天地间的一只沙鸥罢了。诗人即景自况以抒悲怀。水天空阔,沙鸥飘零;人似沙鸥,转徙江湖。这一联借景抒情,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内心飘泊无依的感伤,真是一字一泪,感人至深。

 

 

全诗景情交融,景中有情。整首诗意境雄浑,气象万千。用景物之间的对比,烘托出一个独立于天地之间的飘零形象,使全诗弥漫着深沉凝重的孤独感。这正是诗人身世际遇的写照。

 

 

大历三年(768年),迟暮之年的诗人终于乘舟出了三峡,来到湖北荆门,心境不免孤寂。 此诗开头四句写“旅夜”:岸上有细草微风,江上只有一叶孤舟,依岸而宿,就舟而居,遥望原野,远处天与地似乎相接了,天边的星宿也仿佛下垂得接近地面。大江之中,江水浩浩荡荡东流,一轮明月映照在江水中,随着江水的流动而浮荡着。岸上星垂,舟前月涌,用“星垂”来描写原野的广阔,用“月涌”来形容大江的东流,形象而细致地描绘了江上的夜景。唯有在广阔的原野上才可感到“星垂”;唯其“星垂”,才能见出原野的广阔。而大江中有“月涌”,才能反映出江水的流动;也只因江水的流动,才能感到“月涌”。“星垂”、“月涌”是以细腻称阔大的手法,首四句塑造了一个宏阔非凡宁静孤寂的江边夜境。后四句书“怀”:“名岂文章著”,声名不因政治抱负而显著,反因文章而显著,这本非自己的矢志,故说“岂”,这就流露出因政治理想不得实现的愤慨。说“官应老病休”, 诗人辞去官职,并非因老而多病,什么原因,诗人没有直接说出。说“应”当,本是不应当,正显出老诗人悲愤的心情。面对辽阔寂寥的原野,想起自己的痛苦遭遇,深感自己漂泊无依,在这静夜孤舟的境界中自己恰如是天地间无所依存的一只沙鸥。以沙鸥自况,乃自伤飘泊之意。

 

 

10、《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千古名句: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译文

 

 

从前只听说洞庭湖茫茫大水,如今有幸登上湖边的岳阳楼。

 

 

大湖浩瀚像把吴楚东南隔开,天地像在湖面日夜荡漾漂浮。

 

 

没有得到亲朋故旧一字音信,年老体弱之身只剩一叶孤舟。

 

 

关山以北战争烽火仍未止息,凭栏遥望胸怀家国泪水横流。

 

 

创作背景

 

 

唐代宗大历二年(767),杜甫五十七岁,距生命的终结仅有两年,当时诗人处境艰难,凄苦不堪,年老体衰,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已聋,靠饮药维持生命。大历三年(768),杜甫离开夔州(今重庆奉节)沿江由江陵、公安一路漂泊,来到岳阳(今属湖南)。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凭轩远眺,面对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诗人发出由衷的礼赞;继而想到自己晚年漂泊无定,国家多灾多难,又不免感慨万千,于是在岳阳写下《登岳阳楼》。

 

 

作品赏析

 

 

《登岳阳楼》是唐代诗人杜甫的诗作。这是一首即景抒情之作,前两联写登岳阳楼所见,用凝练的语言,将洞庭湖水势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和宏伟壮丽的形象真实地描画出来,勾勒出一幅气象万千的画面。颈联表现自己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尾联抒写出诗人眼睁睁看着国家离散而又无可奈何,空有一腔热忱却报国无门的凄伤。这首诗意蕴丰厚,抒情虽低沉抑郁,却吞吐自然,显得雄浑大气,气度超然。

欢迎分享转载→ 诗圣杜甫最经典的十首诗,首首流传千古,学生必读,建议收藏

专题诗词

杜甫诗词网 网站地图 - 王勃 - 杨炯 - 卢照邻 - 骆宾王 - 柳宗元 - 曾巩 - 王安石 - 欧阳修 - 苏轼 - 苏辙 - 苏洵 - 韩愈